Jackie Chien 錢世傑教授
●投資的一場修練
半年,中級高手。
三年,頂尖高手。
十年,才能賺到錢。
這三句話是我常跟朋友分享的內容,仔細看應該會看到矛盾,三年就可以當頂尖高手,為什麼還賺不到錢呢?很簡單,頂尖高手只代表外在功夫,要在投資市場中如魚得水,十年的修練是跑不掉。讓我們看一下「誰說有錢人一定會理財」乙書中所提到的例子…
(1)事實一:自1988年到2008年,股市共同基金的平均年利潤為8.4%,而債券共同基金的平均年利潤則為7.4%。
(2)事實二:自1988年到2008年,股市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平均收益為1.9%,而債券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平均收益則不到1%。
事實一、事實二,看起來數字怪怪的,代表了什麼意義呢?
這本書提到此二事實,主要是探討當某股市共同基金獲利不錯,容易產生從眾效應,一窩蜂搶進的結果,很多人都買在高點,也許還分得到湯湯水水,但已經算是菜尾了;更有甚者,恐怕買在高點,接下來要面臨反轉向下的帳面虧損。
.
換言之…看得準,不代表能賺錢。
.
大多數人的投資眼光都很準確,有些朋友是經過嚴謹分析,有些朋友是用心跟單,但投資並非只有「選股」這件事情,還有很多問題必須要做出決定,像是何時買進、何時賣出,好股票如何抱牢,壞股票如何勇於停損…等。
這些操作機制聽起來很簡單,好像不難達成,但實際做起來卻相當困難,如同行為經濟學家所發現的「處置效應」
(Deposition Effect),發現投資人在某種條件下,投資人虧損的股票比較不會賣出,獲利的股票賣出的比例會比較高。想想自己投資多年,確實也有這種毛病,好股票漲一點點就賣,壞股票跌到死也不賣。
●結論
之所以在這邊貼上此一短文,因為長期觀察這麼多網路投資者,巴大還是我最欣賞的一位,並不是著眼於選股的技巧優於他人,而是心理素質的修練真的是圓潤內練,有如灌籃高手的安西教練,對於球場上的激烈變化總是沉穩以對、運籌帷幄,再以此文表達敬意。